人机交互新革命:如何用情境感知技术打造极致体验?

摘要

各行业正迅速从静态人机交互界面(HMI)向直观化、情境感知型系统转型,以满足用户对易用性、安全性和效率日益增长的需求。莱迪思sensAI™解决方案集合为开发者提供了有力支持,使其能够利用专为视觉与音频处理打造的预置训练AI模型,构建低功耗、边缘优化的人机交互界面。通过集成手势识别、视线追踪、语音指令等情境感知能力,莱迪思sensAI可实现更安全、更高效且更具个性化的用户体验。本白皮书阐述了传统人机交互界面的局限性、情境感知型界面的变革潜力,以及莱迪思基于FPGA的低功耗解决方案如何推动创新,同时通过大幅降低能耗助力可持续发展。

术语

HMI.png

向更简介、更直观的界面转变

传统人机交互界面(HMI)过于僵化、低效,且依赖按键、触摸屏与静态菜单运行。这类界面要求用户去适应机器,而非机器主动适应用户;此外,用户需要经过大量培训、通过高精度手动控制、在高专注度下才能很好地使用。详见图1。

这种僵化导致了几个关键痛点:

  • 复杂性与培训负担:在工业场景中,操作人员通常需要接受大量培训才能熟练使用复杂的界面,这不仅延缓了上岗速度,还会提高操作失误率。
  • 安全风险:汽车场景下,繁琐的操控方式会导致驾驶员分心,而分心正是引发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
  • 缺乏适应性:传统HMI无法根据用户行为或环境变化进行调整,进而导致工作流程低效,也丧失了实现个性化体验的可能。
  • 能源效率低下:传统系统(尤其是依赖CPU/GPU实现人工智能功能的系统)能耗极高,与制造业和汽车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相抵触。
  • 情境感知能力有限:由于无法解读用户意图或环境信号, HMI只能被动响应,而非主动预判需求,这降低了其在动态场景中的实用价值。

劳动力短缺、严格的安全法规以及对更环保技术的倡导等行业趋势,进一步加剧了这些挑战。随着各行业不断追求更高的效率、安全性与用户满意度,市场对HMI的需求愈发迫切——这类界面需借助AI理解情境、预判需求,且能以最低的用户操作成本实现功能运行。

关键行业趋势加剧了对自适应HMI的需求

多个关键行业趋势正不断凸显向智能、自适应HMI转型的必要性:
  • 用户期望提升:消费者对机器及系统的交互体验提出了更高要求,愈发期待直观、流畅且具备个性化的交互方式。
  • 经济影响:低效的HMI会增加培训成本、降低生产效率,并提高操作失误率,直接影响企业盈利能力。与之相反,直观的界面能提升生产效率与用户满意度,为企业带来可量化的投资回报率(ROI)。
  • 安全与合规性强化:监管压力要求企业降低运营风险、提升操作人员安全性。在工业场景中,设计不直观的界面会显著增加操作失误——据Yole集团(2024年)数据显示,制造业70%的停机时间与人为失误相关。在汽车场景中,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2023年)数据显示,因繁琐操控导致驾驶员分心,每年在美国造成的死亡人数超3000人。详见图2。
  • 可持续发展要求:各行业正积极采用更环保的技术,强调通过高能效运营减少环境足迹。在网络边缘端执行直观的HMI相关任务时, GPU的功耗通常超过5瓦,而FPGA实现相同功能仅需不到500毫瓦—— 这意味着功耗降低了10倍,大幅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 市场趋势:在生成式AI、增强现实(AR)等趋势的推动下,到2030年,工业与汽车系统中80%的HMI将集成基于AI的视觉与音频功能(数据来源:Crank Software,2025年)。

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凸显了对情境感知型HMI的需求——这类界面需能提升安全性、优化运营流程,并支持环境可持续发展。采用这些技术的企业将获得竞争优势,而在快速变化的市场中落后的企业,则面临被淘汰的风险。

莱迪思sensAI加速情景感知型HMI的开发

莱迪思sensAI™边缘视觉引擎是一款综合工具,用于构建针对边缘应用场景优化的情境感知型HMI。它整合了低功耗FPGA、专用预训练AI模型,以及对开发者友好的工具,可实现手势识别、人脸识别、音频事件检测等视觉与音频AI功能。传统基于CPU/GPU的网络边缘AI系统功耗达数瓦,且依赖云端连接;而莱迪思FPGA仅需不到500毫瓦即可实现持续运行的处理能力,在部分场景下能耗降低幅度超过90%。这一特性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支持——例如,借助人体检测功能,系统可在无人使用时自动断电,在闲置状态下节省能耗。莱迪思sensAI边缘视觉引擎工具中的AI模型,不仅设计为能在莱迪思FPGA中以极低功耗运行,同时也针对CPU(如x86或ARM架构)、GPU等资源更丰富的器件进行了优化。详见图3。

图 3:莱迪思sensAI整合视觉与音频AI,助力打造低功耗、边缘原生的HMI.png

莱迪思sensAI整合视觉与音频AI,助力打造低功耗、边缘原生的HMI

主要特性:

■   视觉AI

  • 人体检测与追踪:精准识别并追踪人体,适用于交互式应用场景。
  • 人脸检测与追踪:可实现人脸识别、用户身份验证及面部表情分析功能。
  • 人脸识别(身份确认):对人员进行识别与身份验证,用于安全防护及个性化服务场景。
  • 手势检测与追踪:支持通过手部及身体手势实现无接触交互。
  • 视线追踪:检测用户的注意力焦点,可用于自适应用户界面/用户体验(UI/UX)设计、辅助功能优化及安全应用场景。
  • 目标检测:实时识别并追踪目标物体,以提升情境感知能力。

■   音频AI

  • 说话人识别:基于语音特征模式识别人员身份,适用于安全无接触的身份验证场景。
  • 语音指令检测:识别关键词以实现无接触操作。

■   低功耗设计

  • 针对莱迪思FPGA优化,可在微瓦级(μW)空闲状态下实现持续感知功能。

■   拓展性

  • 支持多种硬件平台(FPGA、ARM架构、x86架构),便于灵活集成。

■   快速开发

  • 预训练模型及莱迪思sensAI™ Studio等工具,可简化开发流程。

低功耗、实时在线的视觉与音频功能实现情境感知型HMI

莱迪思sensAI解决方案集合为致力于抢占市场先机的企业提供了独特优势:
  • 专用的预训练AI模型:包含用于人体检测、人脸追踪、手势追踪及视线追踪的先进模型——每个模型均经过严格验证,确保具备高可靠性与准确性。
  • 卓越的能效表现:大幅降低的功耗可支持设备持续运行,同时将对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助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 实时性能:超低延迟与高响应速度优化了用户交互体验及运营性能。
  • 强大的安全性:具备安全启动与加密功能,可保护边缘端及云连接系统中的敏感数据。
  • 可扩展性与灵活性:支持与FPGA、ARM架构或x86架构系统级芯片(SoC)进行跨平台集成,能适配各类应用场景。
  • 久经验证的可靠性:已部署超过5000万片器件,可确保在大规模量产应用中稳定发挥性能。
  • 更快的产品上市速度:与定制化AI流程相比,预训练模型可将开发时间缩短40%。

工业HMI用例

在智能工厂场景中,莱迪思sensAI可支持HMI实现多项功能:通过人脸识别检测操作人员是否在场、解锁操作权限,并加载个性化设置。手势识别功能支持无接触控制,能减少洁净室或危险环境中的污染风险。视线追踪可确保操作人员始终专注于关键任务,若注意力分散,系统会暂停操作。音频AI可检测语音指令或机械设备异常,从而提升安全性并延长设备正常运行时间。这些功能不仅能降低操作失误率、优化工作流程,还能在无操作人员在场时关闭界面以节省能耗。详见图4。

图4:莱迪思sensAI支持HMI.JPG

莱迪思sensAI支持HMI

汽车人机交互界面(HMI)应用场景示例

莱迪思sensAI技术为车载自适应HMI提供支持,该界面可基于人脸识别、座椅位置及信息娱乐偏好实现个性化设置。视线追踪功能会实时监测驾驶员的注意力状态,调暗非必要显示内容以减少分心。手势控制功能允许乘客在无需物理接触的情况下操作娱乐系统,提升使用舒适度。音频AI即便在嘈杂环境中也能处理语音指令,同时情境感知功能会根据驾驶场景调整界面(例如:在拥堵路况下降低音量)。这些功能从安全性、个性化体验及能效三方面实现提升。详见图5。

此外,莱迪思sensAI还为OEM、开发者及终端用户带来切实收益——加快开发进度,打造更智能、响应更迅速的HMI。
图5:LatticesensAI为汽车打造自适应HMI.JPG
LatticesensAI为汽车打造自适应HMI

结论

采用智能、情境感知型HMI是一项重要的技术突破——它能助力各行业大幅提升用户体验、提高运营效率,并为可持续发展举措提供支持。莱迪思sensAI解决方案集合整合了强大的FPGA技术、高可靠性AI模型及全面的开发工具,助力企业在这一不断演变的领域占据领先地位。通过实现直观的实时交互,同时降低运营成本与环境影响,莱迪思将帮助各类组织实现卓越性能,并达成长期、可持续的发展目标。

附录

FPGA与CPU/GPU对比:

FPGA与CPUGPU对比.png

针对FPGA优化AI算法至关重要,因为相较于CPU和GPU,FPGA具备多项关键优势,包括并行处理能力、可定制硬件加速功能,以及显著更低的功耗。FPGA无可比拟的灵活性,能让开发者针对特定应用场景微调AI模型,在将计算效率最大化的同时,将能耗降至最低。这些优势不仅能带来实时在线的性能,还能降低功耗成本,并支持与小型化、电池供电设备的兼容性——这使得FPGA成为边缘HMI应用的理想平台。

莱迪思的计算机视觉模型性能指标
莱迪思以自家CrossLink™-NX-33 FPGA为参考平台,从准确率、延迟和模型大小三个维度评估其HMI模型的性能。实际性能可能会因部署时所选的具体FPGA型号而有所不同。
莱迪思的计算机视觉模型性能指标.png
注释:各项指标是在受控环境下使用标准数据集进行测试得出。性能可能会因光照、噪声或硬件配置的不同而产生差异。特征点的计算基于96×96的分辨率。
文章来源:莱迪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