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规模硬件仿真系统的编译挑战
judy 在 周一, 03/31/2025 - 16:34 提交
本文将详细分析这些步骤中的优化挑战,并提出一些可能的解决方案,以帮助设计者在保证仿真性能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编译时间。
本文将详细分析这些步骤中的优化挑战,并提出一些可能的解决方案,以帮助设计者在保证仿真性能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编译时间。
千亿门级设计复杂度、算法快速迭代带来的研发周期压缩,以及软硬件协同验证的迫切需求。
S8-100搭载了AMD自适应SoC——Versal™ Premium VP1902,单系统等效逻辑门约1亿门,容量较上代产品提升两倍,支持多系统级联
随着设计复杂性的提升,调试作为验证的“最后一公里”正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如何有效提升调试效率,已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探讨设计调试的常见方法,涵盖从简单到复杂的多种调试。
在原型验证过程中,"bring-up" 是一个关键阶段,涉及一系列操作,从硬件配置、基本功能验证到复杂系统的运行调试
思尔芯凭借与AMD的长期紧密合作受邀参与此次盛会。思尔芯副总裁陈英仁先生并发表精彩技术演讲。深刻剖析了在当前RISC-V、Chiplet、人工智能及汽车电子等领域蓬勃发展的背景下
随着ASIC设计变得越来越庞大和复杂,开发周期也日益紧迫,需要左移验证周期。相较于硬件仿真,原型验证变得愈发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