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至芯
JESD204B 是由 JEDEC(联合电子设备工程委员会) 制定的一项高速串行接口协议,全称为《Serial Interface for Data Converters》(数据转换器串行接口标准),是 JESD204 协议的第二代升级版本(前身为 JESD204A)。其核心目标是解决高速数据转换器(ADC/DAC)与基带处理器(FPGA/ASIC)之间的高速、高可靠性数据传输问题,替代传统的并行接口(如 LVDS 并行总线),在简化硬件设计的同时提升数据传输效率与系统稳定性。
一、协议核心定位与设计背景
在高速信号处理领域(如通信、测试测量、雷达等),数据转换器(ADC/DAC)的采样率不断提升(从数百 MSPS 到数 GSPS),传统并行接口存在明显瓶颈:
引脚数量多:并行传输需为每路数据、时钟、同步信号单独设计引脚,导致芯片封装与 PCB 布局复杂;
信号完整性差:多通道并行信号易受串扰、时延偏差(skew)影响,高速下误码率显著升高;
功耗与成本高:大量引脚与传输线增加了芯片功耗和 PCB 设计成本。
JESD204B 协议通过串行化传输解决上述问题:将多通道并行数据整合为少数几条高速串行链路,同时优化同步机制与时钟设计,实现 “少引脚、高带宽、低抖动、易集成” 的传输需求。
二、JESD204B 核心技术特性
1. 传输架构:串行化与链路设计
JESD204B 采用 “并行 - 串行” 转换架构,核心是将 ADC/DAC 的多通道并行数据通过 SerDes(串行器 / 解串器) 转换为高速串行信号,通过少数差分链路传输,具体特性如下:
链路数量灵活:支持 1~24 条串行链路(Lane),每条 Lane 的最高传输速率可达 12.5 Gbps;
数据带宽高:单条 Lane 支持最高 1.25 GByte/s(12.5 Gbps 串行速率对应 10 Gbps 有效数据率,8b/10b 编码开销),多 Lane 可叠加带宽(如 4 Lane 最高支持 5 GByte/s);
差分信号传输:采用 LVDS 或类似差分电平,抗干扰能力强,适合长距离(PCB 上可达数米)传输。
2. 关键技术:编码、时钟与同步
(1)8b/10b 编码
JESD204B 采用 8b/10b 编码 机制,核心作用是:
保证直流平衡:将 8 位数据转换为 10 位符号,确保串行流中 “0” 和 “1” 的数量近似相等,避免直流分量累积导致接收端判决偏移;
嵌入同步信号:编码中包含特殊 “控制字符”(如 K28.5),用于接收端同步(时钟恢复与帧对齐);
错误检测:通过编码规则可初步检测传输错误(如非法符号)。
注:部分场景下也支持 64b/66b 编码(需额外配置),适合更高速率(>10 Gbps)传输,编码开销更低(约 3% vs 8b/10b 的 20%)。
(2)时钟恢复机制
JESD204B 采用 CDR(时钟数据恢复) 技术,无需单独传输时钟信号:
发送端将时钟信息 “嵌入” 到串行数据中(通过信号跳变);
接收端通过 CDR 电路从串行数据流中提取时钟,实现 “数据与时钟同步恢复”,避免并行接口的时钟 skew 问题。
(3)多层同步机制
同步是高速数据传输的核心,JESD204B 定义了 3 层同步,确保发送端(ADC/DAC)与接收端(FPGA/ASIC)的数据流完全对齐:
Lane 同步(Lane Alignment):接收端通过检测 8b/10b 编码中的 K28.5 字符,对齐单条 Lane 的数据帧边界;
多 Lane 同步(Multi-Lane Alignment):当使用多条 Lane 时,接收端通过 “同步字符序列” 确保所有 Lane 的帧起始位置一致,避免 Lane 间的时延偏差;
系统同步(SYSREF):通过外部 SYSREF(系统参考信号) 实现 “全局时间同步”——SYSREF 是一个高精度脉冲信号,用于校准发送端与接收端的采样时钟相位(如 ADC 的采样时刻、DAC 的输出时刻),确保多芯片(如多 ADC 通道)间的同步精度(可达 ps 级)。
3. 帧结构与数据映射
JESD204B 定义了严格的帧结构,将 ADC/DAC 的并行数据按 “帧(Frame)- 多帧(Multi-Frame)” 的层级封装,确保数据有序传输:
帧(Frame):最小数据单元,包含 N 位数据(N 由数据转换器的分辨率决定,如 16 位 ADC 对应 16 位 / 帧),每个 Frame 对应 1 个采样点;
多帧(Multi-Frame):由 K 个 Frame 组成(K 为配置参数,通常为 1、2、4、8 等),用于承载 “链路配置信息”(如链路状态、错误报告);
数据映射:支持多种 “数据 - Lane” 映射模式(如 Interleaved、Non-Interleaved),可将多通道采样数据灵活分配到不同 Lane,适配不同 ADC/DAC 的通道数量(如 8 通道 ADC 可映射到 2 条 Lane,每 Lane 传输 4 通道数据)。
4. 关键配置参数(L、M、N、F、K)
JESD204B 的灵活性源于可配置的核心参数,这些参数需在发送端与接收端预先一致配置,否则会导致数据传输错误,核心参数如下:
参数 | 含义 | 典型值 |
L | 串行链路数量(Lane Count) | 1、2、4、8 |
M | 数据转换器的通道数(如 ADC 的采样通道数) | 1、2、4、8 |
N | 每个通道的采样分辨率(位数,如 12 位、16 位) | 8~24 |
F | 每个 Frame 中包含的 “有效数据位 / 通道数” | 1(默认,即 1 个 Frame 对应 1 个通道的 1 个采样点) |
K | 每个 Multi-Frame 包含的 Frame 数量 | 1、2、4、8、16 |
参数关系示例:若 16 位 ADC(N=16)有 4 个通道(M=4),使用 2 条 Lane(L=2),则每条 Lane 需传输 2 个通道的数据,每个 Frame 包含 32 位(2 通道 × 16 位)。
三、JESD204B 与 JESD204A 的核心差异
JESD204B 是 JESD204A 的升级版本,主要优化了传输速率、同步精度与灵活性,具体差异如下:
特性 | JESD204A | JESD204B |
最高 Lane 速率 | 3.125 Gbps | 12.5 Gbps |
同步机制 | 仅支持 “Lane 同步” 和 “多 Lane 同步” | 新增 SYSREF 全局同步,支持多芯片间 ps 级同步 |
编码方式 | 仅 8b/10b 编码 | 支持 8b/10b 或 64b/66b 编码 |
链路配置 | 固定参数配置 | 支持 “动态重配置”(部分场景) |
应用场景 | 中低速(<3 Gbps)、单芯片同步 | 高速(>3 Gbps)、多芯片全局同步 |
四、JESD204B 典型应用领域
JESD204B 因 “高速、低抖动、高同步精度” 的特性,广泛应用于需要高速数据转换与传输的场景,核心领域如下:
1. 通信系统
5G 基站:用于基带单元(BBU)与射频单元(RRU)之间的高速数据传输 ——ADC 采集射频信号后,通过 JESD204B 将高速采样数据传输至 FPGA 进行基带处理;DAC 则通过 JESD204B 接收 FPGA 的基带数据,转换为射频信号发射。
光通信:在 100G/400G 光模块中,用于 ADC/DAC 与信号处理芯片(如 DSP)的连接,实现高速光信号的采样与还原。
2. 测试测量仪器
高端示波器 / 频谱分析仪:高采样率 ADC(如 10 GSPS 以上)需通过 JESD204B 将海量采样数据传输至 FPGA/CPU 进行信号分析,避免并行接口的信号完整性问题。
信号发生器:高速 DAC 通过 JESD204B 接收 FPGA 生成的波形数据,输出高精度、高带宽的模拟信号。
3. 雷达与航空航天
相控阵雷达:多通道 ADC/DAC 需严格同步(否则影响雷达波束指向精度),JESD204B 的 SYSREF 同步机制可实现多芯片间 ps 级同步,同时通过串行链路简化雷达系统的布线设计。
卫星通信:卫星载荷中的高速数据转换模块(如遥感信号采集)需轻量化、高可靠的接口,JESD204B 可减少引脚与传输线数量,降低功耗与体积。
4. 工业与医疗设备
工业自动化:高速运动控制、机器视觉系统中,高分辨率 ADC/DAC 需通过 JESD204B 实现与处理器的高速数据交互,确保控制精度与图像采集速度。
医疗成像:MRI(磁共振成像)、CT 等设备的信号采集模块,需通过 JESD204B 传输高速、低噪声的采样数据,提升成像分辨率。
五、协议优势与局限性
优势
简化硬件设计:用少数串行链路替代大量并行引脚,减少芯片封装尺寸与 PCB 布线复杂度;
提升信号完整性:差分传输 + CDR 时钟恢复,降低串扰与时延偏差,支持更高传输速率;
高精度同步:SYSREF 机制实现多芯片间 ps 级同步,满足雷达、多通道采集等场景需求;
灵活性高:可配置的 Lane 数量、编码方式与参数,适配不同分辨率、通道数的 ADC/DAC。
局限性
复杂度提升:协议帧结构、同步机制较并行接口更复杂,需 FPGA/ASIC 具备专用 JESD204B 控制器;
功耗较高:SerDes 模块与高速串行传输的功耗高于低速并行接口;
调试难度大:高速串行链路的信号完整性(如眼图、抖动)调试需专业仪器(如示波器、误码仪)。
总结
JESD204B 是高速数据转换器接口的 “行业标准”,通过串行化、高精度同步与灵活配置,解决了传统并行接口的瓶颈,广泛支撑 5G、雷达、测试测量等领域的高速信号处理需求。在实际应用中,需结合具体场景(如传输速率、同步精度、通道数)配置协议参数,并注重链路信号完整性与功耗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