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Xilinx ZU47DR与LMK04828的多板同步系统设计

一、多板同步的核心挑战

在相控阵雷达、大规模MIMO通信及分布式射频采集系统中,多通道数据的相位一致性和时间同步精度直接决定系统性能。传统方案依赖外部时钟分发器与FPGA协同,但存在布线延迟差异、时钟抖动累积等问题。Xilinx Zynq UltraScale+ RFSoC系列(如XCZU47DR)集成高性能ADC/DAC与可编程逻辑,结合TI的LMK04828时钟芯片,可构建低抖动、高确定性的多板级联同步架构,实现ps级相位一致性。

二、核心硬件架构设计

1. ZU47DR的射频与处理能力

  · 射频直采能力:集成8路14-bit 5GSPS ADC和8路14-bit 9.85GSPS DAC,支持DC-6GHz频段直接采样,消除传统混频链路带来的相位偏差。

   · 异构计算架构:

   o 4×Cortex-A53处理协议栈与数据封装;

   o 2×Cortex-R5实时控制ADC/DAC触发时序(响应延迟≤10μs);

   o FPGA逻辑单元(930K LUTs)实现硬件级信号处理(如1024点FFT耗时≤1μs)。

   2. LMK04828的时钟同步机制

   · 全局时钟分发:作为高性能时钟发生器,支持多路超低抖动(≤50fs)输出,关键特性包括:

   o 双环PLL架构:PLL1锁定参考源,PLL2生成同步时钟;

   o 分频器确定性相位技术:通过固定分频系数(如N分频)确保多板输出相位对齐。

   · 跨板级联设计:

   o 主从架构:主板LMK04828输出参考时钟(如100MHz)驱动从板时钟芯片,通过SYSREF信号对齐所有板卡时钟边界;

   o 相位校准:采用“DAC分频链+锁相环配置”组合,消除分频系数导致的相位随机性。

三、多板同步实现方案

 1. 同步流程(基于PG269 MTS机制)

   1). 时钟树初始化:主LMK04828输出参考时钟至所有从板,配置相同的PLL分频比(如DIV=24)。

   2). SYSREF信号对齐:

  o 主芯片生成SYSREF脉冲,通过LVDS广播至所有ZU47DR板卡;

   o ZU47DR内部IP核捕获SYSREF。

   3). 多Tile同步(MTS):

   o 通过AXI总线配置RF-Data Converter IP核,启用多Tile同步序列;

   o 自动补偿板间布线延迟,实现ADC采样窗口对齐。

  2. 关键配置参数

图1:模块.png

四、性能测试与优化

1. 实测数据(参考威视锐案例)

  · 测试场景:两块ZU47DR板卡,各使用8个ADC通道(共16通道),1500MHz单音信号经功分器输入。

  · 同步结果:

  o 通道间相位差:同次触发偏移5°以内

  2. 常见问题与解决

  · 问题1:SYSREF时序抖动 

 方案:缩短SYSREF走线长度,启用LMK04828的“Zero Delay”模式消除内部延迟。

  · 问题2:多板启动时序偏差

 方案:ZU47DR采用同步复位信号(SYNC_IN),强制所有板卡同步加载比特流

性能测试与优化.png

文章来源:威视锐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