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deo Codec – Xilinx EV系列Video Codec基本介绍
judy 在 周二, 11/27/2018 - 16:38 提交
作者:圆宵,来源:FPGA那点事儿
为智能硬件开发者、创客提供有关基于英特尔嵌入式处理器的应用技术介绍和合作伙伴方案介绍
作者:圆宵,来源:FPGA那点事儿
上一期,我们重点学习了ZYNQ的PL开发,本期我们侧重于进行PS开发的学习。我们将在 VIVADO 开发环境下搭建 ARM+FPGA 的系统架构,并在 SDK 中编译软件实现软硬件联合开发。
本部分的学习,我们依旧借助得力的助手与伙伴——PYNQ_z2来完成。
一. 实验目的
1. 点亮开发板右下角三个灯
作者:XCZ ,来源:硬件助手微信公众号
本篇主要介绍常用的单端逻辑电平,包括TTL、CMOS、SSTL、HSTL、POD12等。
1、TTL电平
作者:Evening
Xilinx每一个FPGA都有一个独特的ID,也就是Device DNA,这个ID相当于我们的身份证,在FPGA芯片生产的时候就已经写死在芯片的eFuse寄存器中,具有不可修改的属性,因为使用的是熔断技术。值得说明的是,在7系列及以前,这个ID都是57bit的,但是在Xilinx的Ultraslace架构下是96bit。
对于Vivado Hls来说,输入包括Tesbench,C/C++源代码和Directives,相应的输出为IP Catalog,DSP和SysGen,特别的,一个工程只能有一个顶层函数用于综和,这个顶层函数下面的子函数也是可以被综合的,会生成相应的VHDL和Verilog代码,所以,C综合后的RTL代码结构通常是跟原始C描述的结构是一致的,除非是子函数功能很简单,所需要的逻辑量很小。
作者:小鱼,Xilinx学术合作
一.概述
在文章《Verilog HDL入门思路梳理》我们说过应该如何去学习Verilog HDL描述。然而第一步,我们需要知道Verilog有哪些语法,它是否可以综合,可以用这个语法来描述什么逻辑功能电路呢?
作者:XCZ ,来源:硬件助手微信公众号
本篇为逻辑电平系列文章中的第一篇,主要介绍逻辑电平相关的一些基本概念。后续将会介绍常见的单端逻辑电平(针对CMOS的闩锁效应进行详细介绍)、差分逻辑电平、单端逻辑电平的互连、差分逻辑电平的互连、一些特殊功能的互连、逻辑互连中的电流倒灌问题、以及逻辑电平的转换等。
由于Vivado下载程序步骤和ISE有较大差异,特此写此文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作者:NingHeChuan
作者:魏建勇,来源:2018年电子技术应用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