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tra96基础学习篇(5)——PetaLinux创建BOOT.bin
judy 在 周四, 04/16/2020 - 09:11 提交
在开发板上移植Linux系统,才能完整的实现嵌入式软硬件协同。之前对Linux开发没怎么接触过,只会点简单的操作。但对于移植Linux基本够了。PetaLinux的学习跟操作主要是依照手册ug1144和ug1157。
在开发板上移植Linux系统,才能完整的实现嵌入式软硬件协同。之前对Linux开发没怎么接触过,只会点简单的操作。但对于移植Linux基本够了。PetaLinux的学习跟操作主要是依照手册ug1144和ug1157。
后面需要用到PetaLinux去生成BOOT.bin,根据ug1144-petalinux-tools-reference-guide搭建环境并安装PetaLinux。我装的是2018.2,下载的是petalinux-v2018.2-final-installer.run。
在ZCU106 XRT环境搭建【Xilinx Vitis】中针对我本地的环境,以及ZCU106的需求,生成了最终使用的PetaLinux工程。PetaLinux工程的创建、编译都是使用脚本peta_build.sh 来完成的。这篇文章分析一下我本地的不同于ZCU102、ZCU104的区别。
由于本人习惯在Windows环境下做FPGA开发,因此将PetaLinux安装在Linux虚拟机中,开发环境如下:Windows 10;Vivado 2018.2.1;VMware Workstation 14 Pro;Ubuntu 16.04.5 desktop amd64;Petalinux 2018.2。
PetaLinux 是一种嵌入式 Linux 软件开发套件 (SDK),主要用于赛灵思 FPGA 基片上系统设计。本指南可帮助读者熟悉实现 PetaLinux 全面用途的工具。
这里引用的u-boot,kernel,busybox版本分别是:
u-boot : U-Boot 2017.01
kernel : 4.9.0-xilinx-v2017.4
busybox : BusyBox v1.24.1
使用前,执行命令source /opt/Xilinx/SDK/2019.1/settings64.sh ,导入相关路径,就可以。
PetaLinux工程编译后,会生成很多临时文件,占用较大的硬盘空间。软件人员可能有很多PetaLinux工程。这种情况下,对于暂时不用的工程,可以删除其中build目录下的临时文件。下面三个脚本,可以搜索当前目录下的所有PetaLinux工程,并删除其中build目录下的临时文件。
作者:hankf,Xilinx Employee
独立编译VCU Ctrl-sw的办法
1. 安装PetaLinux
2. 导入PetaLinux环境
工程师可能同时使用多个Vivado工程,以便测试不同的硬件配置。所以需要让一个PetaLinux工程支持多个Vivado工程。Vivado工程更改后,PetaLinux工程需要更新HDF文件。另外最好在PetaLinux工程里记录使用的所有硬件相关文件,比如bit、HDF文件等。以便将来检查对应的硬件设计。